close

在台大教書將近十年,還記得初為人師時的振奮,理想主義的熱情使我對教育充滿了無限的期待。


幾年下來,雖然對人世依然滿懷理想,但是卻逐漸缺乏對學生的一份熱忱。


其實使我產生教學挫折感的主因,是來自於學生的冷淡。


我認為自己是一個教學認真、思路清晰、表達能力強的老師,但是面對台大學生,似乎不論自己教學多麼投入、賣力,也很少得到學生的鼓勵,台大學生好像不太在乎老師的好壞,只在乎分數給得是否「營養」。


有時候我會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失望,我告訴他們,當初從未想過留在美國的原因之一,就是因為在美國當助教時,曾經實際教過四年書,覺得美國大學的師生關係缺乏「人味」,大學彷彿只是另一個「菜市場」,學生買「分數」,老師賣「分數」,「銀貨兩訖」後就各自拍拍屁股走路。


我討厭這種交易式的教育,認為師生不應該只是「分數關係」,應該分享生命的經驗、交換人生的理想。台大的教學經驗,令我有點「回到從前」的感慨。


幾乎想到大學教書的人,都帶有點理想主義的傻勁,他們所期待的,不是世俗的名利,而是來自學生由衷的肯定。其實學生只要偶而表示一下感激,一句真心的「謝謝」或「老師你教得很好」,就是對老師的肯定,這份肯定不但會讓老師感到欣慰,也是老師保持熱情和理想的活水源泉。


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受到他人的肯定,因為越多人的肯定,會越增加自己的信心,使自己肯定過去的努力是正確的。


大多數的台大學生都充滿自我優越感,吝於給別人一點掌聲,好像讚美別人是貶抑自己,其實肯定別人就是給人喜悅,而給人喜悅也會使自己帶來喜悅,因為一個常常樂於肯定別人的人,也一定比較容易得到別人的肯定。


每一個人都期待自己的人生幸福美滿,可是大多數人都以為得到越多就越幸福,所以「爭名逐利」成為人類生命活動最普遍的目標,結果是:人生不如意者十常八九。


其實真正幸福的處方不是「滿足自己」,而是「使別人滿足」,如果一個人所追求的「如意」是「如別人的意」,而不是「如自己意」,相信他的人生一定是「如意者十常八九」。


以台灣社會為例,「經濟奇蹟」後誕生的「新新人類」,幾乎是要什麼有什麼,但是自殺率卻不斷升高,對他們而言,這個社會多他一個不多,少他一個不少,無聊、無力感,使他們必須以標新立異的方式引人注目,飆車就是一個最佳例證。


而無聊和無力感的根源,其實是因為父母的過度呵護,從來不讓他們不如意,使他們從小只知道「獲得」,而不知道「付出」;只等待別人的愛,而不知道付出關懷。


前人多少生命的智慧早就給予我們一個千古不易的訊息:只享受別人付出的人,不懂得感激,而不懂得感激的人,永遠無法體會生命之美。


給別人快樂,就是給自己幸福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雅雅飛 的頭像
    雅雅飛

    ★╮〝『°雅雅飛° の天空』〞╭☆

    雅雅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