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某媒體針對當今社會中30歲左右的青年男女的婚姻做了次調查。
調查結果顯示,
在婚姻中,“婚姻的幸福度”比例為61.77%,
“愛情甜蜜度”比例為57.95%。
兩者都在及格線上下徘徊。
現今的“剩男剩女”現象,已經引起全社會的關注﹔
而在婚姻內的已婚男女的婚姻狀態卻鮮有人關注。
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已婚不久的青年男女感覺不幸福?
案例一.總有“剩情”難自抑
當Wendy遭到美國男友拋棄時,朋友們終於長長地舒了口氣。
不是Wendy的朋友們幸災樂禍,
實在是大家出於這場婚外戀的反對和對婚姻道德的守衛。
更何況,Wendy的丈夫還是個模範丈夫。
婚前買的房子,全款付清,產權人卻單獨屬了Wendy的名字﹔
清掃拖地洗碗等各項家務整理,
從沒讓Wendy動一下玉指,平常家庭事務,更由著Wendy說一不二。
這麼好的男人,婚前雖慕者如雲,卻從未戀愛。
自從和Wendy確立關係之後,更是對Wendy一心一意。
反觀Wendy,雖對先生也是十二分的滿意,
但卻每每情不自禁地要去尋找婚姻外的男歡女愛。
因為Wendy對愛情的需求並不止於婚姻帶給她的安全、溫暖和幸福。
她更渴求的是愛情未明時的自我折磨、
愛情冒出苗頭時的暗自欣喜、愛情萌發後的興奮忐忑、
愛情燃燒時的強烈快感、被愛情灼傷後的虐傷自慰。
常人無法理解,為什麼有著美滿的家庭還要在外面不斷戀愛?
Wendy曾自我解嘲道:
“我就像貪吃蛇,永遠要去吞食更多的愛情。
對於愛情的追求,不知道什麼叫做滿足。”
因為這樣的不滿足,剛剛30歲的Wendy大膽地在婚外釋放了她的“剩情”。
其實,生活中Wendy不只一個。
有調查顯示,近60%的被調查者遭遇過或正在經歷婚外戀,
已婚人士在婚姻之餘的感情過剩。
面對“如果真的碰到心儀的對象,你會選擇婚外戀嗎?”
這個問題時,選擇“會”、“看情況”,
以及“不會”的各佔30%多,成鼎足之勢。
案例二.夫妻之交“淡如水”
在周先生的記憶中,他與妻子,從來就沒有一股熱乎勁。
當年,他好像就是因為妻子這種不會粘人、
不會亂發脾氣亂放電的沉穩性格而早婚,
大學一畢業就成立了家庭。
別人結了婚,生活習慣會有改變,
譬如更多的顧家了、朋友間的聚會少了,等等。
周先生結了婚,反而是更加自由了,
沒有老媽約束,妻子的態度也是鼓勵的,她自己也有一大堆的交際。
兩人各玩各的,大家都不亦樂乎。
周先生與妻子的關係已經淡得不像是夫妻而更像是朋友。
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選擇,如果選擇絕對尊重,兩人可能會漸行漸遠。
35歲的周先生,開始意識到了這一點。
他有點想要一種熱乎乎的感情,
就是那種每天晚上在家裡吃晚飯,拌拌嘴、鬧鬧脾氣,
甚至摔個杯子,就像他小時候自己家裡的爸爸媽媽關係一樣,
那種細碎的,帶著一點凌亂的小生活。
曾經有人說,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增大了。
也許這種距離感如今正深刻地存在在周先生的婚姻裡。
當今30歲左右的年輕人,他們大多數是第一代的獨生子女,
在自己的成長經歷裡就一直以自我為中心,而缺乏了關愛別人的意識。
這種意識在家庭中也很容易暴露。
在婚姻當中的獨立人格,
雖然讓兩個人的性格特性、生活習慣不被婚姻所磨滅,
但也把這段婚姻關係,變成了相敬如“冰”的朋友關系,缺乏了溫情與親情。
解決之道:克己與關愛
進入婚姻後,激情隨著時間慢慢淡化,是一種常態,也是一種生理現象。
對於價值觀和興趣愛好趨於統一的夫妻來說,
兩者的感情更穩定,愛情轉化成親情後,雙方能輕鬆而舒服的相處。
而如果婚姻本身就是從功利性、理性出發而結合,
本身就缺乏激情,價值觀、生活習慣又不相符的話,
夫妻雙方在婚姻當中更難相容。
同時,婚姻是一門合作、包容、犧牲和積極面對的學問,
願意為對方付出、學習謙讓、積極面對,
減少性格原因而造成的誤讀,這些都是婚姻幸福的密碼。
一方出軌,另一方再有主觀上的努力,都可能對婚姻關系無能為力﹔
而如果夫妻雙方都懶得為對方付出,生活方式的距離越來越遠,
即使有表面上的和諧,都可能在很小的一點外力下破裂。
|
留言列表